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

沒接下的「局」

一直以來我對中國電影最深的印象,就是所謂的「劇力十足」。
換言之,中國電影就是「戲」,很明確的「戲」。
在這概念下,電影始終是個「說故事的工具」,
而這種「說故事」的體認,
與其說是中國導演對電影作為一「媒介自身」有所了解,
倒不如說是他們從未把「媒介自身」當作是個須考慮的問題。
這是非常「古典」的戲劇概念,
也就是「以電影來『拍戲』」,並仰賴著演員的「戲感」,與故事的劇情張力。

而臺灣,在那「已是過去的美好年代」,
楊德昌、侯孝賢乃至於後來的蔡明亮,
他們最為突出的,就是他們對電影作為一「媒介自身」這課題的探索,
電影在他們的視野裡不再是「戲」,不是一個「說故事的工具」,而是電影本身就是真實。
因此,有別於中國演員的「戲感」,
楊、侯、蔡等對他們演員的操作,則是盡可能地降低「戲感」,以此保有其作為電影的真實性;
而他們的劇本,則是在電影作為「媒介自身」的基礎前提下,被組裝在電影裡頭,而非像中國電影一樣以「劇情」主導一切。

簡言之,中國電影看到的是「劇情」,而在臺灣楊、侯、蔡的電影所看到的則是「電影」。

好了!問題來了!
當下新一代的臺灣電影,
似乎沒有接下楊、侯、蔡所打出的「局」,
而是回到以「劇情」作為主導的「古典操作」。
但他們在「劇力」比不上中國,
而被「包裝」出來的「明星演員」,
頂多是個「偶像劇明星」,卻稱不上是具備「戲感」的專業演員。
於是在這種「古典」比不上中國,而又逃離了楊、侯、蔡所攻克的「戰場」時,
他們只能躲在「精緻偶像劇」的格局裡,並誤認了「小確幸」是生活的真實。
而後,今天這副「淒涼」是可以理解的。

剩下的,或許我們還能有的寄望,
就是他們在票房上的成功(這是他們所鎖定的「戰場」),
能讓臺灣電影真的成為一個能實際(而非獎勵)運作的工業。
但若連這點都沒成功,
那可能也沒有任何「戰場」可以撤退了!

電影《悲情城市》